三、存拣分离作用二——提升作业的效率
我们通过上面的案例得知,根据商品的销量,并通过优化“拣货区”商品的摆放数量,可以提升“补货”的作业效率,而“拣货区”商品数量的增加,其实也提升了顾客取商品的效率,对应到仓储作业中,即提升了“补货”、“拣货”两个作业岗位的效率。
讲解到这里,存拣分离的第二个作用便得知了:提升作业效率。
作业效率可以无限提升吗?
不知道上面章节的对话中,大家有没有留意这句话:“这是个好办法!那能不能多找几款商品这样摆放呀,这样你也可以少跑几趟,多干点别的事情~”
对呀,既然这样可以减少补货的次数,还能让顾客方便取货,那我们让更多的商品这样摆放不就能让效率更高吗?是呀,如果我们的空间足够,那全部商品都这样摆放岂不是更好了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上面这样的疑问呢?
一个特殊的案例单独存在或者一定数量存在并起到好的效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有道理,但是当这个案例越来越多时,却未必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老祖宗讲的“物极必反”正是这个道理。
换到我们所讲的场景中,一个货架可以摆放几十上百种商品,占地不过几个平方,但是如果这几十上百种商品全部使用托盘摆放的话,加上需要托盘和人通过的过道,恐怕不止需要几十个平方吧。
“我不用你操心场地,为了提升效率这样干也值了。”
在解释这个问题时,笔者思考了一下,其实在仓储拣货中,和顾客在超市购物时的场景是一致的,就用超市的场景来解释这个问题吧。
如果有很多的商品像前面图片那样使用托盘摆放,和使用货架摆放商品比起来,在同样大小的区域下,势必比货架所摆放的商品种类要少得多了,就算超市面积足够大,让顾客跑出二里地去拿他想要购买的商品也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吧,对于商品陈设的角度来讲,使用托盘也大大的降低了商品展示的坪效。
图例:
那么结论来了,展示区/拣货区商品的陈列,要根据实际销售情况来判断,如果这个商品动销快,那么就可以适量增加这个商品在展示区/拣货区的摆放数量,以减少补货的次数从而提升效率。
至于为什么不建议全部商品都在展示区大量摆放就需要考虑空间的使用效率和顾客/拣货/补货人员在路径上的效率了。
没有回复内容